
10月16日途牛配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刚致辞,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出席。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依托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型企业等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面向文物保护与利用需求,在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研究。自2004年以来途牛配资,分8个批次设立了40家科研基地。
当前,文物领域许多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面临着革命性突破,呈现出由点到面、交叉汇聚的发展态势。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面向文物事业发展重大紧迫需求,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科研基地建设,注重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以更多科技供给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辐射中心、交流合作中心”为建设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会上,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主任于宗仁、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任高星、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任葛家琪分别汇报了4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工作成果,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和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贾强也就相关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同时,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对“十五五”时期文物领域科研布局进行了解读,与会代表围绕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思路和“十五五”时期文物领域科研布局进行了讨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哲浩 李洁)途牛配资
老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