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背景忆融速配
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构建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聚焦·嘉宾
罗雨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
罗雨泽。受访者供图
“此次国常会部署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罗雨泽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说,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需在管理体制改革、激励机制建设、相关服务领域开放、人才引进与培养、评估完善等方面不断下功夫。
意义何在?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全球投资版图中愈发活跃。最新数据显示忆融速配,中国企业投资规模继续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份额的11.9%,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
然而,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跨境投资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却在增多,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都给我国企业出海带来诸多挑战。
罗雨泽指出,在此背景下,加强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我国作为主要的对外投资大国,投资规模还在持续增长,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和有力维护海外合法权益需要加强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应有之义。”
此前,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罗雨泽表示,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可以促进跨境投资健康发展,更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而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他强调,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需在管理体制改革、激励机制建设、相关服务领域开放、人才引进与培养、评估完善等方面不断下功夫。
有何短板?
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
此次会议提出,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构建服务平台。罗雨泽指出,这些领域非常重要,也是完善海外综合体系亟需补上的短板,体现出较强的问题导向。
例如,法律方面是我国“走出去”企业集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对东道国法律缺乏了解,我国法律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相对滞后,找国际上其他的律所费用又较高,导致企业面临要么付出较大成本要么担负较高合规风险的两难选择。
金融领域同样重要。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不足制约着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出海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风险高的问题,传统金融产品难以满足海外项目的长周期、高投入特点,而跨境金融业务则存在诸多风险。
物流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对于出海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有着关键影响。国际物流环节多、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物流中断风险显著上升。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就是着手针对性解决这些影响海外投资效率和效益的短板和痛点。”罗雨泽说。
有何经验?
浙江、成都等地探索试点
此次会议还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地方层面已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浙江于2025年7月出台《加快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若干举措》,构建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综合服务港”的立体架构。
其中,在建设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方面,以打造线上综合服务门户为切入点,汇集政府、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资源,打造浙江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在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钱塘区块建设浙企出海综合服务港,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帮助匹配出海服务资源。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依托区位优势探索特色路径。为加快构建“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辐射西部、链接全球”的出海综合服务体系,9月10日,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成立,授牌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
据悉,成都正筹备启动建设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集成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资源,为蓉品蓉企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功能平台,将为在川在蓉企业出海提供系统化供给、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
罗雨泽表示,国家通过支持地方搭建公共平台,可以促进服务供需的对接,商协会有了工作抓手,专业服务机构有了推销服务的场所,出海企业知道到哪里寻求帮助,使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密切结合,在服务企业中使商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得到发展和成长。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忆融速配
老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